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精彩活动

知乎:凶杀悬疑故事诱导未成年人付费 家长维权难

发表时间:2023-11-26 14:23:40 来源:精彩活动

  经常逛知乎的朋友,最近一年可能会遇到这一种一种场景。一个正常的问答,点进去却发现答案优先推荐的是个悬疑故事,并且读着读着发现一行字“最低0.3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接着就是挑选到知乎盐选开通会员的界面。而这时候,你已经花了挺长时间读了故事的一部分,故事要看完么?相信如果入会费用不多,你是否很快加入,紧接着就是会员自动续费。而其实,最后有可能发生的是,你关注的明明是个问答,最后却看了个疑似编造的故事。

  最近,一位初二孩子的家长,就反馈孩子莫名其妙购买了知乎“盐选会员”并且看的推荐的凶杀故事,以标题为“知乎的盐选会员为什么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文章,将知乎投诉至“聚投诉”平台,反映知乎不仅推送不适宜未成年阅读的内容,且未退付相关诱导下载的费用,和客服沟通也不畅快。

  根据新闻媒体报道,2019年3月18日知乎才推出“盐选会员”,核心理念是“严选好书、严选好课、严选好内容,让知识赋能每个人”,当时的知乎副总裁、会员事业部负责人张荣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让有价值的内容与知乎问答社区相融合,实现高品质内容的重新组织和价值再分配。

  “没有意识到知乎每个月都在继续自动扣费,这算不算是抛向维持未成年人的一个又一个“套路””。聚投诉上这位家长公开晒出和知乎客服的对话,据她描述,气愤的是,知乎在内容上未有任何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推送了“杀人碎尸案”给孩子阅读,且孩子为了看完故事,加入了“盐选”会员,并持续扣费。而质疑后,该名家长也只是得到了对账号的解释,知乎并未满足其退回被自动续费的请求。

  实际上,以问题为诱导,通过阅读故事加入盐选会员的方式,直到现在还可以每时每刻碰到。5月24日,笔者随便刷新更新了自己的页面,出现了几个问答。比如“你见过的最阴暗的事是什么?”有2000多个回答,而在较显眼位置的却是加v认证的”故事档案局”知乎官方账号,推荐的就是一个恐怖故事。故事的真假不可知,读到最后,就看到了诱导加入的会员的信息。也就是如果你不加入,这故事也就读到一半就戛然而止了。而你加入了“盐选”会员,不但可以看完这一篇,该作者的其他悬疑专栏文章,会员免费阅读。同样的场景,出现在话题“男人那么脆弱,那为什么那么多女性面对还那么无助”问答中,4000多个回答中,最显眼的还是“故事档案局”推送的凶杀案故事,诱导加入会员,还可以不要钱看这个专栏作者的11篇故事。而读到最后,其实也未曾发现文章回答了相关话题,你并没获得最初你想了解的信息。但是随便点开问答中,诱导加入会员的概率却很大。

  针对这些故事的真假,知乎上早就有人对真实情况做了质疑,有读者表示被开头深深吸引,开启了会员,后来发现盐选的故事都是编的。“更离谱的是,下面评论都是当真的”。更有读者表示,这些付费回答,前面完全不告知是付费的,中途却绑架好奇心,停掉并要求付费。“如果这些编造的故事,一开始就说明要付费,我还会看吗”。读者质疑,这就好比知乎卖东西,先让你随便吃,吃完告诉你里面有毒,却要花钱买解药。

  而这样的悬疑故事,抛开是否是虚构的不说,真的适合未成年人阅读吗?知乎上曾经发起过“知乎是不是适合向未成年人开放”的话题,尽管知乎也有不少助力青少年学习的有益的内容,但正如一个答主“韩糖”所言,知乎平台存在大量两性、、生殖、犯罪、凶杀、暴力等的讨论和话题,同时这一些内容无一例外都未标注说不适宜未成年人观看。

  而纵观现在市场上的多数内容平台,抖音、快手等都开启了未成年人模式,如抖音的用户进入青少年模式后,每日使用时长将限定为累计40分钟,包括打赏、充值、提现、直播等功能将不可用;同时,晚上22时至次日6时期间,青少年模式用户将被禁止使用抖音。在内容上,除了有青少年课程知识、科普类,还有生活实用技能、正向休闲类内容,涵盖教育、知识、绘画、摄影等各种适宜青少年成长项目。快手平台也提出,青少年每日累计使用40分钟将弹出提示框提醒,被强制下线。多数的游戏平台,也都开启了未成年人模式。毕竟构建未成年人的清朗互联网空间,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3)知识付费平台应当“物有所值” ,政协委员建议知识付费也应“七天无理由退货”

  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截至2019年1月,知乎已拥有超过2.2亿用户和1.3亿回答,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未成年人用户,又有多少回答未成年人看到,未有公开统计,但是知乎对待未成年人,从来没有一点区分对待。

  根据环球网报道,知乎曾多次公开表示,视会员业务为长期项目,不急于追求一时效益。截至2020年2月底,知乎“盐选”付费用户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4 倍多。而这些迅速增加的付费用户中,又有多少是真的因为得到好的知识营养,而去成为会员的呢?

  最近,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厦门海事法院院长夏先鹏提案呼吁,建议健全我国知识产权体系,对知识付费内容变现形式也应尝试“七天无理由退货”机制,让内容变现行业发展有法可依。

  人民日报曾经发文章表示知识付费不是“割韭菜”的生意,“物有所值”是每位用户的核心需求。而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产品内容无价值、缺营养等问题也相伴而生,用户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等问题是需要加强治理和引导。平台理应承担起首要责任,应严格标准、加强审核,向社会传递有效知识和正确价值理念。如果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放弃深耕知识内容,只在营销和推广上“做文章”,最终造成效益、口碑尽失,势必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