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超市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分析 多元业态垂类细化发展【组图】

发表时间:2024-01-14 21:35:39 来源:营养食材

  (原标题:2023年中国超市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分析 多元业态垂类细化发展【组图】)

  目前,我国超市业态形成了大型超市+超市+社区超市的格局。大型超市和超市占据核心商圈,覆盖5-20和3-5公里的商圈,社区超市临近各居民区,覆盖1-3公里的商圈,填补空白和销售薄弱区域。每家企业也根据所在城市商圈、物业的特点,配置面积大小不等、功能定位不一的各类型门店。

  根据《连锁超市经营情况报告(2021)》,大型超市和超市同店可比销售在三线城市表现最好,社区超市在四线城市表现最好。从细分业态维度看大超和社区超市增长较快,超市增长最慢。

  根据Kantar的统计,截至2022年7月,高鑫零售、永辉、沃尔玛、华润万家、物美集团在全国前十零售商市场占有率排名中占据前五,市占率分别为7.8%、5.5%、5.4%、5.3%、3.2%。中国的商超行业区域性布局特征明显,地区分散化现象严重,上述公司是少数几家能够在全国范围能实现布局的大型超市企业。

  以行业领先的超市品牌为例分析,高鑫零售主要以大型超市业态为主,联华超市主要以中型超市业态为主。截至2022年财年中期,高鑫零售大型超市主要分布于华东和华南地区,分别有大卖场185家和98家。公司大型和中型超市大约7%位于一线%位于二线%位于三线%位于四线%位于五线年,联华中型超市累计共2268家,其中有85.76%的超市分布于华东地区。

  若按经营业态分类,超市主要可大致分为综合超市、生鲜超市、折扣超市、精品超市等。

  根据2022年1月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农贸市场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从流通渠道占比来看,社区电商在内的线上平台与社区生鲜店正成为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有力补充。2020年,钱大妈、果多美等社区超市与社区生鲜店总交易额约占全国生鲜农产品零售总额的19%,大型超市约占13%,淘宝、京东等传统生鲜电商,多多买菜、美团优选、淘菜菜等社区电商,加上盒马、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前置仓新零售渠道共占近7%,剩下约4%为流动摊贩、农民自售等销售渠道。

  由于近年来超市行业正向着全渠道融合方向发展,生鲜超市的发展模式主要可大致分为从线下到线上和从线上到线下。前者常见于拥有实体门店的传统超商,后者常见于向线下渠道拓展的电商平台。

  近年来,随国家反食品浪费工作的展开,零售行业对食品浪费问题逐渐重视,临期食品销售经营渠道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形态趋势。其中,根据机构调查统计,有74.5%的消费者有通过线下渠道购买临期食品的经验,其中大型商超和临期食品专卖折扣店是较为主流的销售经营渠道;有63.5%的消费者进行过线上临期食品采购,主要以大型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和线上商超为渠道。

  所有的消费品品牌年年都会有特殊的比例的临期、库存、滞销商品产生,这是中国式碎片化的零售市场、分层层的零售渠道、复杂的流通环节决定的,难以避免,清库存、去库存是品牌方持续的诉求。不少企业嗅到临期食品的商机,开始投资布局折扣超市。从临期食品代表企业的入场时间来看,大多分布在在2020-2021年,其中门店数量最多,上涨的速度最快的是好特卖,2020年,好特卖门店为100余家,2021年门店数已超过400家。

  精品超市是一种大中型零售业商店超市,所售商品主要为高端日用消费品,如有机食品、品牌商品和高端进口产品等,主要的目标群体为中高收入阶层,通常分布于定位中高端或经营状况已较为成熟的高级百货大楼、购物中心,有望取代传统商超成为商场的核心零售业态。

  精品超市和传统综合超市及大卖场能够很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购物需求,成为零售业中互补的业态。综合超市和大卖场满足了中国居民追求商品超高的性价比的需求,在过去20年取得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精品超市慢慢的变成为满足中国居民追求购物品质需求的有效线下解决方案。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超市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红旗连锁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永辉超市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家家悦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