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专区

中国古代 近代 现代史特征

发表时间:2024-03-31 12:39:41 来源:品牌专区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现在已经更新完毕,希望我们大家好好利用,这个含金量绝对高。

  夏商西周 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土地制度:井田制;耕作方式:奴隶集体耕作;生产工具:金石并用;手工业:青铜;商业“工商食官” 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 。

  春秋战国 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改革变法、郡县制雏形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铁犁牛耕;重农抑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都江堰、郑国渠 《诗经》、《离骚》、儒家创立和发展,百家争鸣、司南 孔子、商鞅变法。

  先秦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政治上,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1)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逐渐完备,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更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3)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一直在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持续不断的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秦朝时期:政治:秦始皇统一全国,确立了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时期:政治:中央集权的巩固: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并设置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经济:农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了水利工程。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得“丝国”称号,东汉有青瓷。商业上专供贸易的市出现,时间地点都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制度,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科技文化: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科技上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汜胜之书》等科技著作。文学上汉赋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政治:中央机构的三省六部制开始形成,(注:三省制雏形出现于曹魏时期,六部制雏形出现于北周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官场(东晋四大家族:琅琊王氏、陈留谢氏、桓氏、庾氏)。

  经济:农业上出现翻车,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耕耙耱技术,手工业方面发明了灌钢法,北朝烧出了成熟的白瓷。商业上出现了草市——但因为战乱,北方的商业一度遭到破坏。

  文化:佛道教兴起,冲击儒学,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贾思勰编纂《齐民要术》,文人画慢慢的出现——书圣王羲之,画家顾恺之等。

  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逐步发展,同时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如竹林七贤等)推动力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政治: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加强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唐玄宗设立节度使爆发安史之乱,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经济: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和筒车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升;手工业纺织技术高,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商业繁荣,柜坊和飞钱问世(最早的银行),坊市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贸易,长安、洛阳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文化: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思想上佛道教盛行,三教合一。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文学上唐诗繁荣,李白杜甫等是杰出代表。艺术上绘画进入繁盛阶段,出现了一系列书法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

  政治上: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朝中央设立“二府”、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削弱宰相的职权,逐步加强皇权,派文臣出任知州,设立通判,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中央中书省代替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地方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纸币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空前水平。

  2、宋代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主张理是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格物致知”同一时代还有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心即理”,求理的方法是“发明本心”,南宋中后期成为官方哲学(宋理宗时)。

  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总结: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逐步加强的时期。

  专题三: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停滞——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公元1840年,战争前)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①坚决同分裂叛乱势力作斗争,正确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1)从明朝中后期起,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2)中国的农耕文明开始衰落,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一是长期的雇佣关系,二十商品经济发展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产物。

  (2)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郑成功,戚继光抗倭等)

  (2)儒家思想活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总结: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中国民主革命:1840年-1949年9月。(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

  1924年初-1927年7月15日:第一次国民革命、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1)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经济开始走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近代化开启。

  (2)政治上:两次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统治阶级外交政策也开始调整。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

  从17世纪开始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19世纪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穷途末路,清王朝统治集团反动腐朽;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为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中国长期闭关的国门。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对外掠夺以商品输出为特点,同是地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并成为它的附庸,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为了逐步扩大侵华权益,1856年英法两国双联合发动了第二次战争。如果说战争主要冲击的是沿海地区的线年的第二次战争冲击到中国社会的中枢。第二次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使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因此导致了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心,以反封建为主的全国人民大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动的最高峰;同时还反映出了社会性质剧变的新趋势,具有以往农民起义所不曾有过的新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但是由于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阶级无法抵御封建思想的侵蚀,跳不出封建制度传统的束缚;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终于以失败告终。太平天国运动极大地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它的悲剧命运则表明:农民阶级是反封建的主力军,但由于落后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阶级局限,他们不可能找到解救中国的正确出路。

  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40多年历史呈现出的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列强侵华加剧,出现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瓜分狂潮,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随之,中华民族以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为主的救亡高潮兴起。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维新变法。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政治领域的抗争探索出现重大变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逐步发展,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整体而言,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1) 19世纪6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出现暂时“和好”局面,清政府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建立了总理衙门。列强通过总理衙门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和外交,通过海关管理权便利了经济侵略,进一步把中国变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

  (2)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加紧对于中国边疆和邻国进行侵略。a法国挑起中法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还取得了修建铁路的权利,为列强开了资本输出先例。b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割地狂潮和资本输出的竞争,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c 同时,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不但扩大了其侵华势力,还暂时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d 1901年帝国主义国家虽绞杀了义和团,但也认识到“瓜分”为“下策”,于是通过《辛丑条约》的签订,转而完全操纵清政府实行间接的殖民统治,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最终形成。

  (3) 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体现在清政府政策的调整(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第二条线索:抗争与探索。面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

  (1) 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虽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作用,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2)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他们把抵抗侵略、挽救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与学习西方相结合,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但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

  (3) 无产阶级诞生早、来源广、革命性强,虽然尚未形成独立的力量,但仍不断开展斗争。

  (4) 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风起云涌,义和团运动最终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但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5) 清朝统治者既破坏了维新变法运动,又勾结帝国主义了义和团运动。从此以后,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全国迅速兴起。

  第三单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901-1912年)

  本单元的阶段特征,概而言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阶段。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所有的领域,特别是政治领域变化极大。一方面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深化;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政策从“瓜分”转为“以华制华”,先后扶植清王朝、袁世凯和多派军阀作为殖民工具,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正式合流。(此时突出体现为阶级矛盾)另一方面,中国半封建社会进一步深化:

  1、 在政治领域: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既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也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辛亥革命虽然由于主客观种种原因导致失败,但却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正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中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可以视为中国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

  2、 在经济领域: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获得短暂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时代的潮流,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新民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3、 在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思想得以进一步传播,与政治上反封建斗争相适应,出现了反对封建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1)政治上: a.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新政和立宪。新政主观目的有其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新政活动本质是封建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新政客观影响有其进步性,在“假维新”的同时也进行过一些真改革,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上多少也奠定了中国近代化的一些基础。只是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毕竟不是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难免走入绝境。新政的实际作用有其背离性。从直接影响看,它没能挽救危机,反而促成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从根本影响看,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炼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 b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辛亥革命可从兴起——发展——形势成熟——爆发——高潮——结果等方面掌握。革命的失败再次证实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中国的革命的发展呼唤新的领导阶级和革命道路。

  北洋军阀是近代由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双重扶植下崛起的特殊政治军事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它的反动统治使辛亥革命带给人们希望迅速破灭,但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成长壮大起来。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这一切预示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即将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条件日益成熟,因此这一时代特征是充满了进步与反动、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激烈搏斗,而进步终将战胜反动,光明终将取代黑暗。

  学习本单元掌握三条线索:第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大搞复辟称帝活动,践踏民主共和制;对外出卖国家主权,依靠帝国主义,逐渐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最终走向失败。第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受蒙蔽到逐渐清醒,进行了一系列的反专制、复辟、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第三,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继续坚持侵略中国的政策,并利用当时中国政局动荡和袁世凯急于称帝的有利时机,加紧了侵略活动。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成立后,集中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势力,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最终在进攻下失败。

  本阶段内容有自1927年的南昌起义至1937年7月抗日战争正式爆发前十年左右的历史内容。大革命失败后,这一时期的国际背景和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和美国是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他们曾一度控制中国,随着日本加紧侵华,美日矛盾逐渐激化,美国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这样,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的民族战争提到首要地位。

  在国共对峙时期,美国和日本是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美国依仗雄厚的经济实力,采取经济扩张的手段,在中国处于有利地位。在保障侵华权益、坚持门户开放的前提下,美国对日本侵华奉行绥靖政策。日本为发摆脱本国经济危机,加紧推行“大陆政策”,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排斥了美国在那里的侵略权益。随着日本推行独霸中国和南下侵略的政策,美日矛盾逐步激化。对日本侵华,美国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2、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政策

  (1) 政治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不久,汪精卫在武汉也建立了国民政府,双方争夺的最高领导权,不久,出现“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标志着的建立。

  (2) 经济上:国民政府建立后,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金融财政,而国民政府也建立了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统治,所实行的“法币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所增加。在四大家族的控制下,民族工商业日渐萎缩,四大家族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权势的买办阶级的代表。

  (3) 外交上:“改订新约运动”是国民政府建立不久实行的外交政策,其结果虽然恢复了一些中国长期丧失的主权,但与中国人民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所有特权的愿望相距甚远。

  (4) 军事上:一方面,新军阀之间不断进行混战,民不聊生。另一方面,军队集中主要力量“围剿”工农红军及其根据地,在红军前四次反“围剿”斗争中,均取得胜利,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后,军队又对红军围追堵截,直到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才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1) 探索革命道路,重心转到农村。在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利后,在文家市决策,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接着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井冈山会师后,使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从而使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2) 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走向成熟的标志,在会议上以为代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尖锐复杂的问题。

  (3) 由十年对峙转移到一致对外,共同抗日。面对日本侵华不断加剧和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中国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各界爱国人士和内爱国将领的拥护。西安事变后,力主和平解决,终于使蒋介石同意合作抗日,结束内战。

  这一阶段历史从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以党外合作为基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全民族抗战,最终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为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2) 两个战场的开辟。抗战爆发成为抗日的主战场,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徐州、武汉、太原四大会战。但由于推行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总体是节节败退。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人民战争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建立一系列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

  (3) 发表《论持久战》一文。该文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向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激发了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念。

  (2) 近卫三原则对中国政局的影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调整侵华政策,抛出近卫三原则,引诱政府投降,亲日派汪精卫公开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蒋介石集团投降倾向日渐增长,不断制造摩擦;日军除加强对占领区的控制和经济掠夺,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及其抗日根据地,在敌伪的封锁下,抗日根据地出现空前困难的局面。

  (3) 为渡过1941-1942年根据地严重困难和争取抗战胜利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政治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和精兵简政。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抗日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军事上,执行正确的作战方针,开展积极的反“扫荡”斗争。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清算“左”和右的错误。

  (2) 国共两党各自召开关系中国抗战胜利后国家前途的大会。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前夕,召开“六大”,坚持统治,要把中国引向战争和黑暗。中国召开“七大”,提出废除,成立民产联合政府的主张,大会规定了党的任务,确立思想为指导思想,对于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战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本阶段历史从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全力支取蒋介石发动反人民的内战,中国为了人民利益,在种种和平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使用人民解放战争的方式,夺取全国的胜利。经过三年多艰难曲折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由于美将反动派需要时间进行战略部署,也由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和谈。通过重庆谈判,双方签订《双十协定》,获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2、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是全面进攻、人民战略防御时期。(1) 军事上,一开始,凭借其军事和经济力量的优势,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人民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接着又对陕北和山东发动重点进攻,人民在陕北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胜利,在山东取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从而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也使敌我力量对比出现重大变化。

  (2) 政治上,召开伪“国大”,制定伪宪法;破坏国共和谈,破坏民主团结;强迫民盟等派解散;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导致政治上空前孤立;领导的,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经济上,征收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而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发起土地改革运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较为可靠的人力物力保证。

  (2) 政治上,七届二中全会完成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作了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经验是因为中国的领导,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建立一支党领导的军队开展武装斗争,有一个领导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中国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一、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12月)——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巩固新生政权,完成土地改革运动,和平解放西藏,逐步确立了包括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奠定了共和国外交基础,其中“一边倒”方针对促进经济恢复,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巩固中苏人民的团结,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文化:

  政治:1956年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任务。但是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实践中偏向了多、快,因而忽视了客观规律,左倾冒进思想抬头。

  经济: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掀起了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1959~1961年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困难。

  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错误

  政治:人错误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敌我阶级矛盾,发动了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造反派夺权,陷于瘫痪。

  经济:工农业生产秩序遭到破坏,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1973年和1975年在周恩来、等人的主持下,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回升。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制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到重建并获得发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祖国统一大业获得突破,“一国两制”方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经济:

  对内改革,实行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变生产关系、所有制结构、经营方式、产业体系和分配的方法,调动生产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实行对外开放,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外交: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返回地面成功。科学家袁隆平选育了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针对教育改革,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并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