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专区

从林依轮开卖复合酱汁谈调味品的未来

发表时间:2023-11-03 06:33:50 来源:品牌专区

  作为跨界明星,林依轮携“饭爷”辣酱自去年5月闯进调味江湖后,一举一动都颇受关注:线万瓶;把产品卖到故宫,以及这次推出的系列复合酱汁。

  复合调味料是未来的趋势,这个论断调味品商界(ID:twpsq0909)已多次提及,今天,调味君就从林依轮推出复合酱汁这一事件,来说说:为何复合调料才是趋势?复合调料应该卖到哪里?复合调料崛起后,大单品会有咋样的结局?

  品类包括多种家常菜,像“回锅酱汁”“黄焖酱汁”“麻婆酱汁”等,意图解决消费的人在家里炒菜时遇到的问题:家庭炒菜炒菜调料复杂、操作程序复杂、口味无保证等。

  “简单方便,傻瓜式操作”是其主要宗旨,就像此次推出小龙虾调料,在制作小龙虾的过程中只需要将小龙虾处理干净过热水处理,倒入料包炒,就可以出锅盛盘。

  这批产品,林依轮和他的饭爷想要抓住调味行业升级,抓住中餐标准化趋势的风口。

  就在上个月底,林依轮出席世界中餐业联合会论坛时,作为世餐联时尚休闲委员会副主席的他提出了“美食创造力品牌助力中餐标准化”的概念。

  林依轮认为,味道是菜品的灵魂,希望可以助力餐饮企业对味道更好的把控,进而推动中餐标准化进程。

  随着原料、运输、人工等成本上的逐渐提高,传统餐饮店的开店成本慢慢的升高。一位省级餐饮协会的负责人告诉调味品商界(ID:twpsq0909),调味料成本占开店成本的18%甚至更高。

  “调味品占的比重高,除了因需要的品类较多外,还有高昂的采购成本。”他说,不同的菜品需要不同的调料,如果配送齐全的话,需要来回跑很多地方。

  此外,餐饮店另外一个痛点是对厨师的依赖性强。每个厨师的水平甚至心情好坏,都会影响到一道菜的口味。

  正是种种限制,导致小餐饮店越来越难做,而大的餐饮企业都呈现出一个趋势:连锁化和标准化、工厂化,譬如西贝、眉山东坡,早就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前台不再是厨师,而是粗加工。

  主营定制调料的成都圣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今一年可为餐饮公司可以提供2000多只单品,销售额客观。其董事长朱俊松说,这样不仅降低了餐饮企业的原材料成本,还能为餐饮公司可以提供柔性定制调料,并且口味稳定。

  但餐饮企业潜力还需要挖掘。著名快消行业专家、沃顿营销机构董事长祝启明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目前,全球餐饮行业调味品使用比重平均为18%,中国目前平均使用比重为12%,中国餐饮消费中调味品的比重仅为世界中等水准的55%,从目前情况去看,中国餐饮调味品的比重日趋上升,有些菜品调味品的比重已高达26%,餐饮调味品发展的空间非常巨大。”

  调味品商界(ID:twpsq0909)认为,随着一些为餐饮公司可以提供柔性定制调料企业的崛起,将来调味行业还会出现一种情况:新崛起的这一些企业因抓住趋势,提升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所以行业知名度高,在行业内客户资源较多,销量大。

  但是,因不注重公众品牌的打造,导致大众知名度较低。在与大型餐饮企业合作时,议价能力弱,甚至沦为为别人做嫁衣。

  所以调味品商界提醒这一类企业,从起步之初就要注重公众品牌知名度。只有这样,在为强势餐饮企业供货时,才有议价权,甚至定价权。每个行业都在升级,升级后才有竞争力。

  林依轮作为跨界明星,对行业升级却有很深的理解。他说,“目前,调味品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阶段过渡到价值竞争阶段,未来的方向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更多地提升产品价值,而非所谓的‘物美价廉’”。

  所以辣酱江湖中的老大老干妈连续多年,定价都是7~10块钱,而规格差不多的一瓶饭爷辣酱可以卖到30多元。

  正如他在宣传中所说,饭爷的每一个产品,对原材料的处理,每一步工艺都极具匠心。紧紧把握消费者的口味爱好,凸显食材而本身的口味,完全区别于业内车间大批量生产产品。具有自己独特的口味,纯正的味道。

  因为现在的消费者,愿意花高价去购买好成分有情怀有故事的产品,所以饭爷敢做辣酱中的“爱马仕”。

  复合调料成为趋势和餐饮终端的必然选择,那单一调味品的解决会是怎样的结局?

  在这里,调味品商界不妨抛出一个不成熟的猜想:将来必定是复合调味料的天下,而像郫县豆瓣等这一类调味品,可能会成为复合调味料的供货商和原材料。

  6月初调味品商界在成都举办的四川调味品转型高端沙龙会活动中,该观点也经过专家和行业大佬的讨论。

  以郫县豆瓣为例,是川味的基础之一,甚至有川菜之魂之称,早在2015年整个郫县豆瓣产值就超过百亿。

  随着复合调料的盛行,终端餐饮和家庭消费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郫县豆瓣了,因为经过发酵后的特殊口味依然可能会被采用,只是作为制作复合调料的其中一项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