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中式复合调味料海天味业加快品类拓展进程

发表时间:2023-11-19 04:31:44 来源:欧宝娱乐平台app下载

  《调料家》在海天味业官方旗舰店发现,“快捷方式”系列已经上线。包括香辣小炒酱、清香焖锅酱、清爽沙拉汁、高汤卤水汁、浓香红烧汁、酸甜糖醋汁、酸辣鱼香酱7款产品,主打“一周不重样”。

  并且这几款产品均采用小包装,有50g、60g、80g三种规格,双旦礼遇价为7.9元/2包,一周7包酱料组合价为25.90元。

  同时,《调料家》注意到,海天味业旗舰店还悄然上新了一款名为糖盐秘语的白砂糖。

  海天味业作为调味品行业的绝对龙头,今年不论是股价还是市值持续走高,彰显出调味品行业绝对的龙头地位。

  据《调料家》统计,2020年1月2日,海天味业股价为89.10元/股,市值为2916.4亿元;截至今日收盘,海天味业股价为193.00元/股,市值为6254.06亿元。

  而今年在疫情下,海天味业也实现逆势上扬。据日前海天味业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海天味业实现盈利收入170.86亿元,同比增长15.26%。实现归属净利45.71亿元,同比增长19.20%,营收、净利双增。

  首先,酱油、调味酱和蚝油是海天味业的三大主力产品,其中,酱油的营收占据着海天味业整体业绩的大头。

  据海天味业三季报数据,前三季度酱油收入提升12.09%至97.27亿元,在前三季度总营收中的占比超过50%。

  而行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8年,我国酱业规模增长从11.45%逐渐滑落至9.00%,增速趋于放缓。量增始终是行业增长驱动因素,但面对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场景和诉求不断革新的大环境,酱业未来的量增趋势不容乐观,海天味业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

  另外,近几年在酱油赛道上,不仅有同为上市公司的中炬高新、加加食品、千禾味业、金龙鱼等在不断追赶海天的脚步,而作为非上市企业的李锦记、欣和、巧媳妇、味事达等中外品牌也不断阻击海天激进的步伐。

  据千禾味业日前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千禾味业营收增长31.45%至12.22亿元。归属净利提升63.67%至2.24亿元。其中,据千禾味业公布的经营数据公告,第三季度单季,酱油收入增长35.40%。

  而中炬高新前三季度美味鲜实现盈利收入37.22亿元,同比增加10.87%,实现净利润6.71亿元,同比增加23.67%。而从美味鲜的主要营业产品来看,前三季度,酱油实现盈利收入23.4亿元,同比增加9.39%。

  虽说千禾味业、中炬高新和海天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近两年千禾味业以及中炬高新都在扩充产能,跑马圈地,不断实现占位。

  如千禾味业正在加快推进“年产25万吨酿造酱油、食醋生产线扩建项目二期”和“年产36万吨调味品生产线扩建项目”,不断的提高产能规模和生产效率,有利于突破酱油产能瓶颈,产品品类不断丰富。

  而中炬高新投资12.75亿元于2020年3月启动中山基地技改扩建项目,主要是在产能基本饱和的情况下采取技术改造、设备升级的方式,改造完成后,中山厂区现有年产31.43万吨系列调味品的生产能力,将提升至58.43万吨。其中酱油(成品)的生产能力,将由目前23万吨,提升至48万吨,产能提升25万吨;另新增料酒产能2万吨。

  另外,刚上市不久的金龙鱼也在不断加码调味品版块,在2019年8月,联合丸庄推出一系列高端酱油新品,目前金龙鱼调味品板块已初见雏形。

  由此可见,海天味业在自己的优势赛道上,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因此,海天味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除了布局酱油、蚝油、黄豆酱主营业务,一直在不断尝试拓宽自己的赛道:

  2017年,海天味业位于江苏宿迁的全资子公司佛山市海天(江苏)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收购了江苏洁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丹和醋业70%的股权;

  2020年年初海天味业斥资1.6亿人民币收购了合肥燕庄67%股权,提高了海天味业对上游原料的把控力;

  2020年10月,海天味业拟与宁波海珀汇投资合伙企业和宁波海珀睿享投资合伙企业,以货币出资方式投资设立子公司海天海珀特总部食品有限公司。

  而就今年来看,海天味业推出的火锅底料以及中式复合调味料均属于复合调味料范畴。那么为何海天会做出这样的布局?

  首先,根据 Frost&Sullivan 统计,2018年我国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为1091亿元,2013-2018年复合增速约为14.39%,预计2020年将达1488亿元。并且据青桐资本数据,2017-2020年9月,共30个调味品项目完成融资,其中复合调味品备受资本青睐,30个融资项目中,生产复合调味品有25家。

  同时,在复合调味品品类中,中式复合调味品、火锅调味品增长最快,来自光大证券数据,2015-2020年两者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9%、15%,位列子品类前两位。

  从品类上来看,火锅底料成为了近几年最具发展的潜在能力的领域之一。《火锅行业全产业链报告》显示,自2011年以来,火锅行业从始至终保持着10%以上的高增速,全行业总销售额从2011年的1843亿元增至2018年的4800亿元,在4万亿元的餐饮板块中占比超过11%。

  火锅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推动了上游原料生产、中游火锅料和火锅调料等领域的同步发展。目前,火锅底料市场已成为复合调味料第二大细分市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火锅底料市场规模在200亿元左右,近几年增幅达到15%左右。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310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400亿元。

  而中式复合调味料2019年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预计2021年行业规模可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0%左右。

  由此可见,海天味业推出的火锅底料以及中式复合调味料均处于目前调味品行业的最优赛道。

  另外,海天味业在日前宣布2021年无涨价计划。但面对与日俱增的成本压力,海天在此大背景下推出高毛利的产品或可缓解原料上涨带来的压力。当然这是在产品动销情况良好的情况下,若产品卖的不好,也会成为海天的一种拖累。

  就拿此前海天味业推出的火锅底料来说,《调料家》采访了几位海天味业的经销商,有经销商反映其火锅底料市场表现并不理想。

  一位河北的海天经销商向《调料家》表示,海天的火锅底料并不好卖,截至目前销售额仅15000元,基本是半卖半送才消化了一半产品的数量,并且厂家暂时还未有奖励或补贴给到经销商,经销商的积极性不高。

  对此,《调料家》战略顾问、上海至汇战略营销机构首席顾问张戟表示:“海天火锅底料并非目前的主流品种,主要是针对细分市场,在口味上不一定可以获得认同。对海天来说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匹配顾客的偏好,这是需要积累的。”

  消费者对于海天味业的品牌认知更多停留在其酱油蚝油等主营业务上,购买火锅底料更青睐于颐海国际和天味食品旗下的产品,而海天味业还需要一些时间去培育。

  另外,对于经销商来说,海天此款火锅底料不同于主流火锅底料,按传统火锅料的方式来卖肯定走不动。并且火锅底料淡旺季明显,而酱油等基础调味品相对没有,操作手法和政策都不一样,海天也没有跟进匹配一些适合火锅底料的市场政策。

  首先,在中式复合调味料的赛道上,海天味业面临最大的竞争对手当属天味食品。

  据天味食品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天味食品实现盈利收入15.25亿元,同比增加41.47%;实现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加63.78%。其中,火锅底料、川菜调料成为天味食品主要营收来源,二者分别实现实现出售的收益7.28亿元和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7.75%和40.39%,二者分别占到了总营收的47.75%和47.21%,合计占比达到94.96%。

  而天味食品旗下的酸菜鱼调料是中式复合调味料中较为火爆的品类。《调料家》就酸菜鱼调料为关键词在淘宝进行搜索,无论是从综合数据还是销量数据分析来看,天味食品旗下的“好人家”酸菜鱼调料都稳居第一位。

  由此可见,在中式复合调味料的赛道上,天味食品正在不断推进线上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抢占消费者。

  另外,2020年5月13日,天味食品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天味食品拟募资不超过16.3亿元,用于“天味食品调味品产业化项目”和“食品、调味品产业化生产基地扩建建设项目”。2020年7月3日,该申请获得证监会受理。随着天味食品新项目上马,产能将得到逐步提升,有助于天味食品业绩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海天在中式复合调味料赛道上的“拦路虎”不止是天味食品,太太乐、好太太、圣恩、白家食品等企业也布局中式复合调味料市场,加之原有的颐海国际、日辰股份等势力盘踞,中式复合调味料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张戟向《调料家》表示,海天味业推出的中式复合调味料和天味食品的川式复合调味料是有一定区别的。并且复合调味料是行业趋势,中式复合调味料也有一定的可能成为海天新的增长点。

  另外,也有行业的人说,一个产品卖的好不好,主要看代理这样的产品的经销商渠道是否强势,有时候渠道力比产品力更重要。

  而据海天味业日前发布的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的经销商达到了6739家,东部、南部、中部、北部、西部经销商数量分别净增长76家、91家、213家、290家、263家,薄弱市场的渠道掌控力逐步增强。实现100%覆盖地级及以上城市,90%覆盖县级市场,产品渗透入各大连锁超市、各级批发农贸市场、城乡便利店、镇村零售店。

  并且当前中式复合调味料处于品牌化发展初期,2019年中式复合调味料市场CR3仅约为9.8%,行业格局相当分散。海天味业凭借强大的品牌力以及经销商网络实现占位也不是没有可能。